北方水城

开封地情网 www.kfdqw.com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  点击:3502次  
  自古以来,开封就俗称北方水城。1284年,威尼斯年轻商人和冒险家马克•波罗从黄河源头沿河而下,抵达开封。他后来在其所著《东方见闻录》中这样描述开封的水运盛况:“汴河直通运河,北联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内六条水系,和我故乡威尼斯何其相似!”马克•波罗将开封比作世界著名的“水上都市”威尼斯,印证了开封为“北方水城”的说法。

  开封的兴衰、开封城市的命运和水密切相关。历史上,开封城曾因水而兴,达到北宋东京国际首屈一指大都会的极度繁荣;开封也曾因水而衰,由皇朝都城沦落;开封更多次因水而毁而灭,掩埋于沙土之中。水主宰着开封城的命运,开封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水和开封相生相依,为开封增添了灵气。在古汴京八景中,金池夜雨、州桥明月、汴水秋声、隋堤烟柳四景与水有关。时至今日,如明珠般散布在城市角角落落的一泓泓碧水,如银线般串通各坑塘湖泊的一条条河流,仍是这座城市最具魅力、最富特色的风景。
  春秋时,开封城址为仪邑,是卫国小城。战国魏惠王迁都后,曾两次在大梁周围兴工开凿运河,对大梁城的城市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开封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大梁城成为水运网的中心,大梁城坐享通衢之利,借此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都会。到隋朝,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汴河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河段。由于汴州城坐落在汴河边上,成为隋王朝东部的门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五代时期的梁、唐、晋、汉、周五朝除唐外,均建都开封,使开封地位有了新的提高,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北宋,开封进入最鼎盛时期。当时,汴河、蔡河、广济河、金水河等主要运河水道环绕京畿,辐射四方,以京畿为核心的运河网正是开封都城地位得以保持的最关键的外部条件。开封当时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数量都超过了隋、唐时期的长安与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水为开封带来兴盛和繁荣,也为开封带来衰落与灾祸。北宋之后,汴河开始断流。元明清时期,开封段的汴河基本消失,运河毁废,交通中断,昔日凭借水运有利条件繁荣起来的开封走向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患得到控制,再加上排水设施的完善,开封的内涝问题得以根本解决。开封先后兴建了各种引黄(河)兴利设施,黑岗口灌区、三义寨灌区、柳园口灌区、赵口灌区先后兴建,黄河水在全市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黄灌溉在农业灌溉、补充地下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黄灌溉和补源,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开封的水得到开发利用,成为开封的重要景致,成为开封城市灵气所在。开封城区内仍保留有龙亭湖(包括潘杨湖、杨家西湖)、西北湖、包公湖、阳光湖、铁塔湖等大片水面,惠济河、北支河、护城河等数条河流。近年来,开封新城区开挖“汴西湖”的同时,老城区也在连通河、湖。为将水系连通,开封市政府启动“四河连五湖”宋都水系工程,利用四条河道连接五大湖泊,形成连续完整的城市水系,规划总长8400米。如今的开封构成了一幅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清波荡漾、水韵无穷的优美画卷。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