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持续开展“三城联创”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开封市市区文明交通管理办法》等十项制度规范出台,成为市民行为规范准则。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三级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县城、小城镇建设全面加快。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县城框架持续拉大,功能不断完善,特色日益显现。积极开展小城镇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通过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实施“六项整治”和“六项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镇面貌、完善城镇功能。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活动,8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城乡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五)农业基础更加巩固 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粮食生产稳定提高。2014年,全市耕地面积59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278.6万吨,增幅2.2%,实现“十一连增”。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全年完成水利投入4.5亿元,开挖治理沟渠1036条,新增机电井4632眼,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6.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5.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74万亩。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结合国家和省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建设,新建立产业示范基地43个,面积10万多亩。积极开展农业科研,启动各类项目24个,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1个。中国农业大学开封实验站正式启用。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1%。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加到26家,农民合作社达到6620家,家庭农场达到490家。现代畜牧业迅速发展。加快畜牧产业布局调整和养殖标准化升级改造,2014年全市标准化养殖场960家,规模养殖场(区)达到8100个,畜牧业整体规模化经营率达到50%,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6.5万吨、22.1万吨和25.1万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45亿元。 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持续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2014年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各类惠农补贴12.6亿元。多渠道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2014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16元。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立足开封实际,扎实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成立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和第一批20项重点改革事项。2014年,第一批20项重点改革事项已全部启动,研究出台专项改革意见(方案)54个。 |